徐闻人网

搜索
查看: 2316|回复: 0

湛江市科技局延续逝世干部意志助力徐闻县白茅村实现脱贫致富

[复制链接]

3293

主题

3307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569
发表于 2020-4-28 09:3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夜里的海水退潮,就有村民摸黑出门赶海,运气好的时候能捕获几十斤金鲳鱼。南方日报记者 陈锴进 摄



 攻坚亮点


  白茅村临海而立,耕地面积少,村民靠打鱼为生。该村确立“靠海吃海,壮大集体经济,以造血为主、输血为辅”的思路,通过入股公司分红、鼓励村民就近就业、发展民宿产业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致富。疫情期间,为了保证已达到脱贫标准的贫困户不返贫,驻村工作队与周边项目、企业对接,让村民能够在家门口就业。


  夜晚21时许,湛江市徐闻县东北部的白茅海海边长滩上,砖瓦搭建的灯塔矗立,塔顶的灯光闪烁。在当地人的眼中,那是他们“夜里的眼睛”。


  闪烁的“眼睛”所在,是一个总面积3.5平方公里的村庄——白茅村,白茅海也是因该村而得名。作为临海渔村,白茅村全村村民以出海打鱼为生,但过去因捕鱼工具落后、受气候影响等原因,收入极不稳定。据白茅村村支部书记姚天儒回忆,2016年以前村民几乎是“稍微得病,就可能要为吃穿发愁”。


  啃下白茅村贫困硬骨头的是湛江市科技局、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和驻湛部队共同组成的扶贫队伍。通过确立“靠海吃海,壮大集体经济,以造血为主、输血为辅”的扶贫思路,两届驻村扶贫队接力帮扶,以各种方式壮大村集体经济,为贫困户增收。2019年,白茅村全村33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全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825.01元,相对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022元。


  如今,在省定贫困村白茅村,家家户户盖起了大房子,硬底化道路串起了村头村尾,村民们也有了能自主谋生的渔船与渔具。“生活不止是变好,更重要的是有盼头了,只要肯干,一定会越来越幸福。”姚天儒说。


  改变▶▷

  来了一群敢啃硬骨头的人


  “今天是大丰收哩!”说出这番话的是白茅村村民符建尚。当记者见到他时,他刚刚外出赶渔回来。因为右手残疾,符建尚只能用左手扶自行车将捕捞回来的鱼运回家。


  符建尚已经忙碌了2个月。他表示,最近天气不错,早晚退潮时能捕获到大量的金鲳鱼,按照市场16元一斤的收购价,一天就能有1000多元的收入。然而,曾经的符建尚一度为温饱发愁。29年前,符建尚因为出海打鱼被其他渔民炸伤,右手截肢,为了治疗更是花光了储蓄还欠了外债。


  缺乏出海工具,在缺少耕地的白茅村中是致命的,另一名村民黄国受对此深有感触。2015年,黄国受的渔船被台风打翻,他失去了唯一的生活来源。回忆起那段困难的日子,黄国受的脸上满是忧愁。


  符建尚、黄国受等贫困户生活的改变发生在2016年。湛江市科学技术局、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和驻湛部队从那时起开始派干部组成扶贫队伍,对口帮扶白茅村33户贫困户,共141人。


  因为白茅村地处雷州半岛,距离湛江市区180公里,黄矢尖等扶贫干部常常是一周有五天都在白茅村,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哪里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有时候还会跟我们一起去打鱼,看看我们能不能自主谋生,生活有没有困难。”在白茅村村民文祖法的印象中,包括黄矢尖在内的扶贫队员工作认真扎实,这些年已经成为乡亲们可以依靠的“自家人”。


  在讲起湛江市科学技术局等干部组成的扶贫队伍时,姚天儒更是频频竖起大拇指。“在我们看来,这支扶贫队就是一群敢来啃硬骨头的人,没有他们,这个临海渔村是走不出贫困的。”姚天儒说。


  接力▶▷

  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要走出贫困的泥沼,要有适用的方式方法。


  对此,黄矢尖带领村“两委”干部因地制宜制定扶贫方案,通过与市科技局有关领导商讨,确定“靠海吃海,壮大集体经济,以造血为主、输血为辅”的扶贫思路。


  在湛江市科技局的协助下,白茅村与广东海威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通过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150万元投资广东海威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扶贫项目,每年为白茅村村民分红1400余元。


  除了入股企业,黄矢尖还发动村“两委”干部,建设3万平方米的硬底化道路、村民广场,为贫困户发放母牛、小羊、小渔船等生产资料,组织专家讲课提升村民技能……


  就在一项项工作落地落实、白茅村村民看到生活希望的时候,黄矢尖却病倒了。因急性M3型白血病,黄矢尖在去年2月份不幸去世,永远离开了他日夜奋斗的白茅村。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黄矢尖仍牵挂着白茅村,他说,等他病好了就回村里把扶贫资料整理好。


  接过脱贫攻坚接力棒的,是湛江市科技局干部刘立臣,他成为白茅村新的驻村工作队队长。2019年5月,刘立臣来到村里,翻看黄矢尖留下的扶贫材料,禁不住感动落泪。


  摆在刘立臣面前首要的难题是,在2019年全村贫困户实现脱贫后,如何保证不返贫、真脱贫。“我们计划今年在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的情况下,重点发展村集体经济,利用各级财政资金帮扶下,发展以民宿为主的海洋旅游产业。”刘立臣说。


  在白茅村,新的动作正在展开:投入资金约300万元,新建两栋旅游民宿和周边设施、购买旅游船、沙滩清洁车、住宿房车以及绿化美化周边环境。项目预计6个月建成并投入运营,运营后预计年接待游客6000人次,为村民提供长期就业岗位10个以上,为白茅村集体经济创造直接年收益约15万元。


  另外,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为了保证贫困户不会因疫情返贫,刘立臣也带着驻村工作队想办法。一方面,让村民到附近的广东粤海湛江外罗海上风电项目和国投湛江徐闻海上风电项目实现就近就业;另一方面,鼓励贫困户自建渔船或以劳力参股的形式出海捕捞,同时联系电商平台,带旺海产品销售,避免“海品变废品”。


  “既输血也造血,我们最终的目标就是老百姓能收获最大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刘立臣说。


  期盼▶▷

  用双手创造新生活


  海风拂面,捕鱼归来的符建尚看到闪烁的灯光,总能在夜里找到回家的方向。而对于生活的方向,他也早已有了答案。


  有了补助和分红,再加上自己捕鱼的收入,符建尚一家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从2016年的3480元增长至2019年的13389.765元,不仅吃穿有保障,原来的泥砖屋也变成了今天的青砖白瓦房。“我打算在今年4月27日将房子改建成两层,再努力一些说不定能盖更高。”符建尚说。


  采访期间,也有村民开玩笑与符建尚说:“国家帮了你那么多,你每天躺在家里拿钱就行。”


  “那可不行!”符建尚马上表示不认同。在他看来,真正幸福的生活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国家对自己的帮扶只是为自己指明了道路,告别穷日子还是要靠自己。


  黄国受也有同样的想法。去年,黄国受外出捕鱼收入了近8万元,但他并不满足。最近,他正在和驻村扶贫队以及村“两委”干部商量,希望自己能去考取远海捕捞的证件。如果能通过考试,黄国受打算换一艘大渔船,去深海捕捞市场价值更高的海产品。“希望今年能赚到10万元以上,让家人的生活更好些。”黄国受说。


  白茅村这个偏远渔村的成功脱贫,是湛江市近年来有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缩影。湛江市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市委农办(市扶贫办)常务副主任李建艺表示,近年来,湛江通过十百千干部回乡扶贫、消费扶贫工作站进市场、直播带货明星扶贫产品、建立贫困户信用等级评定体系等多种方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属于湛江的扶贫经验,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未来,会有更多‘白茅村’在湛江诞生,也会有更多贫困户因此受益。”李建艺说。




来源:南方日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