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采用基于背鳍照片的个体识别技术,对目前湛江海域的白海豚热点区域进行调查发现,‘五一’期间,白海豚主要聚集在硇洲岛西面(鲎沙头)近岸海域以及东里镇东部近岸海域,累积识别个体数都在100头以上,包括较大规模的聚群以及独立的社会单位。”5月3至6日,参与汕头大学海洋生物研究所科考队在湛江海域调查后的郑锐强兴奋地说。
中华白海豚在湛江海域戏水
郑锐强是汕头大学海洋生物研究所博士后。他说,这次科考活动是来自《湛江(雷州湾)中华白海豚升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前期工作项目》之湛江市雷州湾中华白海豚种群分布及其栖息环境调查评估,项目实际上在2018年底开始,一直持续到今年。“当时,我们看到,硇洲岛海域西南方向对开海域15海里处及雷州湾东里镇对出海域均发现成群白海豚出没,两处累计识别不同个体上百头,有灰黑色的小海豚,白色的成年海豚,还有粉色的老海豚。海豚们三五成群,或一家三口,或妈妈带着宝宝,不时冒出海面呼吸,有时还会来个后空翻。”郑锐强介绍,它们这是在压浪,把鱼群打散好捕食形单影只的鱼儿。“我们把船机熄灭后,小海豚们还会像小朋友一样好奇地摇头摆尾游过来,在船周边愉快地捕食玩耍,并不很怕人类。”郑锐强说:“目前休渔期刚刚开始,海上人为活动的密度骤降,渔业活动影响降低,不存在明显的渔业资源竞争,所以白海豚在3个热点海域皆有明显的聚群现象,同时个体的恋地性也较高:在硇洲岛以及东里镇附近海域的大部分白海豚,都可以在连续的调查中被重复发现。另外,其他非热点区域的白海豚遇见率也较往常高,幼豚的发现率也明显上升。湛江海域白海豚的分布与目前较少的人为活动干扰、较为完整的近岸海洋景观以及较高的海洋地理多样性密切相关。”湛江地区的海岸生态系统较为完整,海洋地理多样性较高,尤其经过多年休渔,给海豚活动腾出空间,集群活动、世代同游、嬉戏跃水的情景出现频率越来越高。这反映出硇洲岛及雷州湾附近海域海洋生态环境保持良好,适合白海豚栖息繁殖。据悉,白海豚是近岸定居性物种,有强烈的恋地性,从出生到老死,一般都会生活在同一块海域,不会轻易主动“搬家”。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