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闻人网

搜索
查看: 2527|回复: 0

90岁“香港超人”李嘉诚宣布退休!一个时代宣布落幕

[复制链接]

8

主题

8

帖子

5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3
发表于 2018-3-17 17:2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世纪告别!今年将满90岁的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主席李嘉诚正式宣布退休。




3月16日下午四点后,长和盘后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年届90的主席李嘉诚即日起卸任董事会主席一职,长子李泽钜接棒。




蝉联20年的香港首富、全球华人商界领袖李嘉诚将继续担任李嘉诚基金会主席,并担任长江集团高级顾问。
出生于1928年,今年已经近90岁高龄的李嘉诚终于选择了退休,这一结果其实已经在市场的预料之中,毕竟这几年关于李嘉诚退休的风声频频爆出。
目前福布斯显示,李嘉诚的身家354亿美元,世界排名第24。

一张图看懂李嘉诚商业帝国






六年卖了 2500 亿资产,投资主要在西欧和英联邦国家

李嘉诚大规模出售香港和内地的资产大约出现在 2010 年之后。




李嘉诚表示,所有投资及出售资产所得的回报,是属于公司的,并回到了股东手中。“而且集团的股东也清楚,海外投资的盈利均属香港上市公司所有,最终通过派息能令股东受惠。”他在一份公开信中说。
关于李嘉诚的海外投资,有一个说法是他几乎买下整个英国。
原因在于他在英国所购入的资产涵盖供水、供电、天然气输送、铁路、通讯、零售,几乎所有跟民生有关的事业,都有李嘉诚支持的资金在里面,跟他在香港所做的投资一样。



李嘉诚的传奇人生

1、掘出第一桶金,成为“塑胶花大王”
1928年7月29日,李嘉诚生于广东潮州。12岁那年,日军轰炸潮州,刚刚读初中的李嘉诚与家人辗转到香港,寄居在舅父庄静庵的家里。“那时我12岁,对香港、对人生,有非常多幻想。但到埠之后,很短的时间内,看到人情冷暖,差异是这么大,心里很难过。那时候,可说是一夕成长。”李嘉诚回忆。
1955年,李嘉诚把握时机,用平时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在筲箕湾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命名为“长江塑胶厂”。“长江”取“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之意。办厂初期,资金紧缺,李嘉诚凭借“拥有的只是智慧、学习和努力”的觉悟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1955年,长江塑胶厂终于出现了转机,产销渐入佳境。1957年,李嘉诚到意大利考察,回港后率先推出塑胶花,随即成为热销产品。不久,他又积极开拓世界市场,很快就成为“塑胶花大王”。塑胶花为李嘉诚带来数千万港元的盈利,长江厂成为世界最大的塑胶花生产厂家,不仅蜚声全港,还为世界的塑胶同行所侧目。




至1958年塑胶厂营业额达到1000万港币,塑胶花令他拿下第一桶金,成为了“塑胶花大王”。

2、涉足房地产,抄底楼市
1958年,李嘉诚在香港繁盛的工业区———北角买下第一块地皮,兴建了一座 12层的长江工业大厦。两年后,他又在兴建一座工业大厦。
这两座工业大厦被看作是李嘉诚涉足房地产行业的起点。彼时,正遇香港物业价格大涨。李嘉诚断定房地产行业在香港将大有可为。由此,便开始循序渐进地将资金部署到房地产市场。




上世纪六十年代香港社会动荡不断、工人运动此起彼伏、暴力事件接连不断,经过狂炒的香港房地产曾一度狂跌。李嘉诚用低价大量收购了地皮和旧楼,在观塘、柴湾及黄竹坑等地兴建厂房,用来出租。没过几年,炒房风暴平息,大批离港的商家回流,房产价格水涨船高。




李嘉诚将廉价收购的房产高额抛售,并转而购买具有潜力的地皮。不过,这些地皮他并不急于出售,而是用来兴建楼宇。到20世纪70年代初,李嘉诚已拥有楼宇面积 630万平方英尺,出租物业 35万平方英尺,每年单是收租,就能赚取400万港元。
他坚信,收租虽不像卖楼那样牟取暴利,却有稳定的租金收入。时间愈长,物业愈会增值。

3、机会降临,一举成为华资地产商领头羊
1977年是李嘉诚财富史上的一个分水岭,此前,他只是一名普通成功商人,但 1977年时,在中环地铁站与金钟地铁站上盖物业的招标中,李嘉诚举手应价,击败老牌的英资地产公司置地集团,被誉为“擎天一指”,在地产界举足轻重。


一年之后,中环站上建设的环球大厦分层发售,在广告见报后的8个小时内就全部售完,交易总额高达5.92亿港元;几个月后,建在金钟站上的海富中心开盘,总值9.8亿港元的物业也被抢购一空。这两个项目,不仅为李嘉诚赢得了名声,赢得了港府和银行的信任,一举成为华资地产商的领头羊。
八九十年代后,李嘉诚大举进军大陆市场,李嘉诚把中国大陆的投资项目组成长江基建。长江基建在中国的能源建设占有很重要的分量。
李嘉诚的手表永远调快半个小时
1987年,李嘉诚登上福布斯的全球亿万富豪榜,并且从此之后从未落榜,曾多年蝉联香港首富的位置,不少港人曾感叹他们一辈子为李嘉诚打工,因为买的租的房屋是李嘉诚公司盖的,到超市购物、手提电话等都与李嘉诚公司有关。

李嘉诚的财富观念
有一次演讲中他分享了作为华人首富的感受:“在过去数十年,别人给我的昵称是‘华人首富’,这是一个很复杂的滋味。我的一生充满了竞争与挑战,历程是好不容易的。常常要有智慧、要有远见、要有创新,怎不令人身心劳累,四方风风雨雨中,我还是不断在学习笑对人生,作为一个人、一个爱自己民族的中国人、一个企业家,我不断在各种责任矛盾中,尽了一切所能服务社会。”

李嘉诚至今每年都只从公司领取5000港元的薪酬,他称这是一种自我激励。在财富的处理上,李嘉诚并不吝啬,在去年的财产分割计划中,他把1/3的财产都捐献给了“第三个儿子”——李嘉诚基金会,现已达到830亿港元。
和西方很多同类型基金会不同,李嘉诚基金会只有一个捐赠者,而且他注入的都是交完税后的资金,基金会将会把八成资金用于大中华地区。

在许知远眼中,李嘉诚和洛克菲勒那一代美国资本家有很大相似性。不管是清教徒还是中国传统,节俭都是一种美德。李这一代人还是老派人物,都具有某种道德上的审慎。况且,炫耀性的消费不能提供他所需要的人生意义,他需要从别的方面来寻找。

李嘉诚依然坚持一周工作5天,尽管安排了财富分割,但他没有退出工作。现在有两百多名长和系的高管可以直接向他汇报。他说:“人要在工作中发现人生,生活就乐趣无穷。”对于他这样一个充满了好奇心的人来说,工作带给他的存在感不是其他事情所能替代的,总会有陌生的事物来刺激他。杰出的企业家与艺术家都是终身的职业。全世界都是如此,默多克也没退休。
李嘉诚曾经亲自打电话,花了一笔不菲代价买到AIG公司的纸质股票。用相框装裱后,他在下面写了一段话:“这曾经是全世界最大的保险公司,AIG的股价在2007年5月11日,每股72.97美元,总市值1895.76亿美元。2008年9月16日,每股1.25美元,总市值167.28亿美元。市值跌幅逾91%,如非美国政府注资1500亿美元急救,早已破产。”
在给4岁孙子的这个教具上,他用加粗字体点评:“以此为鉴,可惕未来。”

李嘉诚的长子李泽钜内敛低调,和父亲住在一起,被父亲评价为“比我还不喜欢应酬”,已经被确定为接班人,将接收父亲庞大的公司资产。他的弟弟李泽楷性格外向,和父亲的关系更加微妙,他的前女友是明星梁洛施。他得到了父亲更多现金的支持,这种财产处理在外界看来不偏不倚,而公正对于李嘉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电讯盈科的私有化中,李泽楷拒绝了父亲的主动资助。李嘉诚的一位助手告诉我们,他主动求了他的儿子,虽然被拒绝,但是他依然会尊重儿子的选择。

在这次采访中,他甚至回顾了与张子强的对话。1996年,张子强绑架了他的长子李泽钜,并亲自到家中与他谈判。这起惊天绑案一直被他回避,外界甚至传言李嘉诚劝张子强买自己公司股票。
李嘉诚说:“我没有劝他买,绝对没有。我对他说,一个铜板也不会少给你。但是我错了。他说为什么?我说在香港,我知名度这么高,但是一点防备心也没有。我早上去打球,就只有一个司机。你拿着这笔钱几辈子都花不完,你远走高飞,但是你一定要做好人。有一天他打电话给我,说李先生,我害怕去赌完,有什么办法可以保险的。我说你居然还会打电话,一条大路在你眼前,你彻底洗心革面吧。有的传媒乱讲我让内地政府抓他。其实他是多次去过内地,最后才被抓的。”

85岁的李嘉诚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华商,在中国的历史上,商人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长期不佳,过去一个世纪则饱受政治动荡之苦。这些都迫使他们必须与权力合作,必须压抑自己的政治与社会理想。他们也是既有经济结构的承接者,东南亚的华人巨富大多承接的是殖民者离去后留下的真空。
许知远说:“作为一个美国企业家,从洛克菲勒到乔布斯,他们生活在一个可以保护、鼓励他们的政治制度下,这与我们大不相同。洛克菲勒资助芝加哥大学,李嘉诚创办汕头大学,我想所有人都知道,在中国办一所大学面临着怎样的困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