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闻人网

搜索
查看: 7639|回复: 0

徐闻“科举四大家族”之一东烈村邓家,邓姓来源与人口分布情况!

[复制链接]

3293

主题

3307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569
发表于 2020-9-2 10:4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明清时期,徐闻县有“科举四大家族”之称,分别是县东烈村的邓家、县南麻鞋村的梁家、县西那练村的骆家、县北青桐洋村的吴家。



清末民初,徐闻县历经空前的大匪乱,县民死伤逃无数,造成十室九空。很多村庄农民生命难保,对自己的祖籍源头无法对接,加上族谱、宗祠屡遭毁灭因此更加难以追宗溯源,小编经过手头资料和空闲的探访,略得小结以供县人阅读。

邓氏源自于曼氏,是少昊金天氏的后代。其一是商朝皇族后商。商王武丁封叔父于邓(河南邓州),建立邓国,并赐地姓曼,称邓曼国。公元前678年,楚国灭邓,邓人便以国为姓。其二是南唐皇室后裔,出自李姓。南唐后主李煜封第三子为邓王,亡国后,邓王为了避难,改姓邓。邓姓的堂号为南阳郡,即今河南省南阳县。



从明代起,邓氏几个宗支先后从福建莆田迁入徐闻择居。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徐闻县邓氏有8397户、40221人,排本县姓氏第三。邓姓在徐闻主要分布于角尾、城南、城北、迈陈、锦和、下洋等乡镇。

徐闻县龙塘镇烈村(此村已废,故址在徐闻县龙塘镇西洋村委会),岭南才子邓氏故里。邓宗京,本地籍名宦,出身于名门望族家庭。



其父邓邦髦为嘉靖辛酉科举人,先后担任泗州、澧州、靖州三州知州;伯父邓邦基明嘉靖辛酉科举人(与兄邦髦同中科举,乡人在徐城立“双凤齐鸣”功名坊来纪念),兴化通判、户部员外郎,著有《城月池记》,是徐闻乡贤。堂兄邓宗龄更是了得,万历癸末科(1583年)朱国诈榜殿试中进士,优选被钦点选入翰林院为庶吉士补检讨、编修,邓宗龄于诗文,早年著有《舟中草》、《玉堂遗稿》等名编被载入《广东通志》和《雷州府志》,名震玉堂。邓宗京以拨贡拣选出任江西兴安县(今江西省横峰县)知县。


邓宗京在任期间善断疑案,勤政爱民,政绩斐然。其一生艰苦朴素,廉洁奉公、施政英明、爱民如命,更是深受当地民众支持和爱戴。退休离任后邓宗京选择回乡待母尽孝。明嘉靖帝还御西洋邓家“清标月旦”牌匾,明末清初,西洋邓氏惨遭海贼灭门。

烈村举人还有:邓元鹏明天启三年辛酉科,邓元瑛、邓禧(元瑛之子)同为明弘光乙西科;贡生:邓植明朝正德发贡(户部广西清吏司主事),邓宗轼天启贡生,邓宗良崇祯贡生等。


徐闻城南北潭村这支邓氏始祖原居南阳邓州,唐宋后开始移居嘉应州(今梅州),其先祖邓志端为宋朝进士,南宋未年任广东布政使。其后裔邓昭显迁居广东新安县(今东莞市)。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邓昭显次子邓正考中举人,委任琼府澄迈县教谕,任满落居徐闻县角尾西区各水(现仕寮境内)。

隆庆年间(1567年左右),邓正之曾孙邓准迁居青桐村。康熙六年(1667年),邓准之孙邓邦俊,再迁入北潭村定居。北潭村邓国霖,清光绪十五年乙丑恩科举人,任浙江青田知县;邓廷璋、邓廷标均是清乾隆丙午科武举。该村今子孙繁衍15代,现邓姓有350户、2000多人。


明洪武初年(1873年左右),邓氏三兄弟自福建莆田迁入今角尾乡北注村定居。北注村,初名北岸村,现全村邓姓有1800多人。


徐闻籍的邓氏名人还有:邓国钧,东坑村人乾隆丁酉科武举;邓国超,报树湾乾隆庚午科武举;邓鉴,山西道御史;邓士元,漳州海防同知、浙闽盐运使;邓天成,贡生荣安教谕;邓春林,贡生洛容知县;邓一芝,贡生太平府通判;邓兆龙,拔贡任照磨;邓蔚奇,万才园村贡生任信宜教谕;邓大茂,南边田村贡生任定安训导;邓名卿,英斐村贡生任西宁教谕;邓步云,军功任海安千总;邓鸿彪,所城军功举荐,海口协右营把总守府,二品衔武功将军授“巴图鲁”勋爵;邓旋明,所城军功特授崖州协署琼州镇;邓旋启,所所城军功达濠营守备。



徐闻县邓姓各乡镇的分布:角尾乡郑黄、沙土下、北注、包西、南岭村;城北乡南察、东坦、北水、北插村;城南乡北潭、上埚、迈颜、龙兴村;迈陈镇新地、英斐、迈汶、塘口、讨唇、龙马、龙角、市尾村;锦和镇下洋村;前山镇邓宅、南边田村;徐城镇西门村;下洋镇下洋、塘尾园村;锦和镇邓宅村;海安镇洞口村。


- 来源:今日头条@追波逐流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