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闻人网

搜索
查看: 3661|回复: 0

徐闻冬松岛后堀村的那口老井不得不说的故事!

[复制链接]

3293

主题

3307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569
发表于 2020-6-18 09:4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图片与文无关



  出生于海岛,淡水的珍贵一直铭刻心间。因此对故乡冬松岛后堀村的记忆,莫过于那口永不干涸、曾养活村子里几百口人的老井。


  村前老井,从我记事起就有了。据老人讲,老井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也是冬松岛唯一没有干涸过的一眼井。井壁用青石砌成六方形,3米多深,直径约2米多,不知道是地下水还是附近农田的水从井底下渗出,反正出水量特别大,只要不是夏天,平常都有1米左右的水深。


  小时候,看大人们挑水,一根扁担,一边各一只水桶,在肩上悠来荡去,满桶的水一滴也不会漾出来。我家门口是去老井的必经之路,早上和傍晚,村里的井旁是最忙的时候,水桶碰井台的“咣当”声,和着人们的笑声,就像晨曲暮歌一样蔓延到整个村庄。


  每当晨曦初露,父亲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扁担、水桶,口里唱着“号子”去挑水。用大水桶在井里打水是个技术活,往下放空桶,得慢慢垂直地往下放,放得快了,空桶会碰到用石头垒成的井壁。只见父亲用扁担扣住水桶一个快速的摆动,一道弧线划过,井水便漫过桶口,接着左右手一个协调的交替配合,就有满满的一桶水提了上来。


  记得我第一次担水的时候,是壮着胆子把水桶放下去,却又怎么也摆不倒它。好不容易摆倒了,憋足气使劲一提,只听“咣当”一声,水桶碰到井壁上,我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提上来,这才看清只灌了半桶水。特别是挑水时沉沉的水桶压在肩上,双手使劲抓住扁担往上推着,两只水桶不听话地前后摆动,溅出的水淋湿了我的裤腿和鞋子。每周我也会给村里的五保户挑水,从此老井旁多了一双幼小的脚印,多了一个歪歪扭扭的背影。


  早上八九点钟时,村妇们挽着装满衣服的大桶小桶,放上洗衣粉或肥皂,“刷刷刷”的洗衣声在老井边愉悦地响起来。谁家的男人出海捕了多少鱼,谁家的小孩学习最好,谁家的小孩最调皮,谁家的媳妇勤快孝顺,谁家的婆婆比较厉害……随着时光变迁,井边的故事也越来越精彩。


  傍晚时分,渔船归港后,渔民们到井边洗澡,那是另一道风景。每人一个水桶“一”字排开,上身赤裸着,下身只穿着大裤衩子,紧张而有序地洗涮身上的汗泥,不时地“啪、啪”响,桶起水落,一桶桶水从头浇到脚,痛快清爽,酣畅淋漓,洗去多日的疲惫。


  为了保证水质,每年村民们都会自发组织淘洗一次水井,清除井壁上的苔藓和井底的淤泥杂物。洗井时,村里的年轻人相互配合,轮番上阵。先是一桶桶地把井水汲干,然后再下到井底,堵泉眼,清污泥。每逢淘井,井旁总是围一大圈人,叽叽喳喳地议论着东家掉进去过水瓢,西家掉下去过水桶。反正那时候,大家也没有值钱的东西往井里掉,都是些日常用品。


  老井就在我家门前,我们全然不听大人的劝告,常常把老井当作最好的玩处。我们喜欢掏井壁小洞里的螃蟹、青蛙,喜欢用井水冲洗浑身的盐碱和泥垢,喜欢光着屁股趴在井口看自己的影子,偶尔还会大喊几嗓子,听井里回声阵阵。老井就像一位憨厚包容的长者,任凭我们撒娇嬉戏,从来没有怨言,这么多年来,也从未有小孩掉到井里过。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老井陪伴着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陪伴着我慢慢成长。由于老井水是地表水,没有净化处理,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几户人家请人在家门口开挖了压水井,还在井里安装潜水泵,用电泵抽水。再后来,村里用上了自来水,老井慢慢地淡出了村民的生活。


  后堀村是一个平凡的偏僻海岛村庄,没有名人,没有名胜古迹,唯独这眼坐落在村前的水井,日复一日地见证着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来源:羊城晚报 陈又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