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yings: 《夺冠》热映,你一定被刷屏了。
电影里中年 郎平 的扮演者,是巩俐。 所有看过电影的人都说, "那霸气劲儿演得太像了。" 郎平自己也说, "这个背影好熟悉,看得我都有点儿恍惚。" 被人交口称赞的巩俐,自己却直言: "赞美、意见、建议、喷子全接受。" ——因为她一直担心自己,演不好霸气的"郎指导"。 你可能不知道,陈可辛导演找巩俐的时候,她曾三次拒绝过。 后来还是决定试试。 "试都没试过,怎么知道自己能不能演?" 就凭着这股子"硬气"劲儿, 巩俐和郎平在《夺冠》里,像两座山峰一样相遇。 看似毫无交集的两人,却出奇地相似。 ——都敢拼,都要赢。 而且越是面对逆境,越能激发出超硬核实力。 无论身体上还是精神上,从不会被打垮。 一句「巩皇」,一句「指挥」,当之无愧。 "巩俐和郎平外形差这么大,怎么演得了郎平?" 这是我看《夺冠》前听得最多的一句话。 其实巩俐才应是最了解郎平的人, 她俩挺像的。 都是出道一战成名—— 巩俐出道就凭着"九儿"一角家喻户晓,杀去了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 90 年代,就是她的黄金时代, 那 10 年里,她把能拿的奖都拿了。 2018 年英国 BBC 公司票选全球百大非英语片, 就有巩俐主演的 3 部,《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和《霸王别姬》。 郎平也一样。 在国家队训了 3 年,第一个大赛,就随 中国女排 姑娘们拿了第 3 届世界杯冠军。 那场比赛,郎平一人扣球 407 次,占了全队总数的 1/3 。 第二年开始,她就成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的 MVP 。 只能说,太强了。 出道经历一波三折也很像—— 巩俐一心想唱歌跳舞,一路顺风顺水的, 结果高考落榜了。 考了三次都差点,最后还是中央戏剧学院破格录了她。 郎平就更惨了。 因为妈妈觉得郎平成绩不错,应该考清华。 14 岁那年,偷偷瞒着家人去体校报名。 没想到,连跳 4 级,一跃进入国家队。 更没想到,18 岁就进国家队,却 3 年都没摸到过排球。 因为她是那些老队员中,最差的。 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郎平和巩俐都有股 死犟 的拼劲儿—— 《夺冠》开头那一段就是在讲她刚进国家队。 "所有的老队员都比我厉害," "我能吃苦没用,大家都能吃。 ""教练承诺我,只要深蹲能负重 100 公斤,就可以和大家一起训练打球。" 所以郎平拼了命的练深蹲,哪怕伤到腰。
这种苦,巩俐也吃过。 1987 年,巩俐第一部戏,拍《红高粱》。 高粱地里挑水,得真挑。 因为空桶颠不起来。 练了半个多月,把右边肩膀磨破了,再用左边来练。 拍《霸王别姬》妓女菊仙从良,从四楼一跃而下,全是不要命的决心。原本恐高的她喝了两碗酒,壮胆。
巩俐和郎平很「像」的,是那种硬核的精神力量—— 为了自己想得到的,再多的逆境都打不垮。 戏里戏外,她俩都是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按理说,已经在巅峰的人,是不会有什么困境的。 守住第一就得了。 但是郎平和巩俐都不是。 她们喜欢给自己找点"不痛快"。 1987 年,郎平退役了,被安排到北京市体委当副主任。 但她拒绝了。 与其当官,不如再逼一下自己,做点更有挑战的事。 于是自费去美国学体育管理。 没钱交学费,就去意大利一个排球俱乐部打球。 结果赛季刚过半,她膝盖受伤了,得做手术。 不过缺了 4 场球,俱乐部全输。 老板见她一次就问一次:"你膝关节怎样啦?" 软骨都碎了,小碎片就在关节里跑,又卡在骨缝里。 骨膜四周都是积液,疼到全身发颤,后来牙都跟着一起痛。 比赛前吃了止痛药,先让医生把积液抽出来,打完比赛再抽一波。 把自己摔烂揉碎,总算顺利完成学业,还拿到了"意大利最佳运动员"。 同样不喜欢省心做女王的,还有巩俐。 2005 年,40 岁的巩俐已经包揽欧洲三大奖, 突然决定征战好莱坞。 但当剧本不合心意时,她会果断拒绝, 比如《007》。 "角色太简单了,我没有太多的发挥余地。" 在已经 40 多岁的巩俐身上,你会看到她像是刚出道一样去思考每一个角色, 她想做些有挑战的, 去过那些角色的"人生"。 真正的硬实力,从来不只是解决问题,更是敢把自己往逆境里推的人。 郎平和巩俐其实都是这种, 把自己逼进绝境, 然后再重生。 也因此,她们才一步步超越自己—— 守在巅峰早晚会被人超越,不如自己去创造一个又一个巅峰。 其实这种硬核的实力和精神,不只在郎平和巩俐身上。 女排 姑娘们,谁不是这样? 郎平曾经说: "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明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 《夺冠》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里约奥运会前夜。 我相信那晚上,你和我一样,也守在电视台前看女排姑娘们打比赛, 但我没期待她们赢。 这些队员们伤的伤,病的病,有人心脏受损,有人手臂抬不起,看着都心疼。 能打下全场就不错了。 但没想到的是,3 比 1 完胜。 电影里,一群已经丧到极致的女排姑娘们,流着眼泪互相倾诉: "我知道我心脏不好,但是只要我还喘气,就一定坚持下来," "我传球不行,但是你们可以相信我," "明天所有的扣球都交给我," "这是我最后一次比赛,明天一定拿下来,除非我死在上面。" 有人说女排打的都是"逆战",逆境中翻盘,我同意。 就是这样的逆境里,也从没想过输。 其实电影之外,我们这些普通人又何尝不是呢。 考研的读者 @迪迪小7 说,为了考上北大光华学院,连续考了 4 年才被录取。玩魔方的读者 @尼斯 闯入中国魔方锦标赛,只有一个目标,打破世界记录。但其实他第一次玩魔方,按照图纸转,还转了 3 天。后来训练时,每天练一二百次是常态。手指都是扭伤。白领 @小浪 为了拿下项目经理的职位,拼了命一次考过 PMP 证书。其实她本专业和项目管理一点关系都没。没白天没黑夜地熬夜准备,就为一次考过。"我 29 了,没时间跟着年轻人们'再来一次'。"那段时间着急上火,牙龈上全是火泡,早晨起来说话都不利索······ 也许我们一路走来摇摇晃晃,还不停跌倒再爬起来,但我们态度依旧坚定。 我想起来很早之前一位前辈对我说: 真正有实力的人,并不是赢下所有的荣誉,而是在任何环境里,都能持续强大。比如荣誉的巅峰,比如失败的低谷。 那些凭实力逆风翻盘的人,才更值得尊重。我看电影时,有一个镜头特戳我。郎平回国带队时,问大家喜欢打排球吗?队员陈璐说,不爱,想走自己的路。果断离队,去考大学。在女排历史上,这是从没有过的先例。 郎平被领导轮番谈话,但她抗住了—— 其实郎平明白临时失去潜力队员对团队打击很大,但她更明白"赢"不只是团队的事,更该是每个人的人生。 在逆风中往前走的每一步,早都把郎平变得更强。 不是那个被教练批评一句就委屈巴巴的小姑娘了。 1987 年郎平退役。那一年,22 岁巩俐的《红高粱》震惊世人。 这像是一种传承。一浪盖过一浪,但只会有更多人,一次次继承"女排精神"。 每当我们迎风而战时, 它都会陪你一起破浪前行。 在今年这样特殊的一年,《夺冠》带给了我们特殊的感动和鼓励。逆风前行时,面临生活中上火问题的挑战,我们也需要拥有应对的实力。 在影片里我们看见女排精神的体现,生活中,女排精神激励我们练就硬实力,化解生活难题。由郎平代言的 片仔 癀 牙膏品牌 ,同样相信面对任何挑战都需要靠实力说话。 片仔癀牙膏 有效解决口腔红肿、出血、口燥、异味等口腔上火问题。以口腔清火硬实力,守护每一位中国人的口腔健康,助我们自在面对人生逆风时的每一次挑战! 看完电影,朋友一直和我念叨郎平和巩俐的巅峰「相遇」:"只有高手和高手过招,才会让人意犹未尽。"
来源:新世相
|